在打了三個月的練槍軟件之后,我放棄了FPS

發(fā)布時間:2023-05-07 11:06:42
編輯:
來源:網(wǎng)易游戲
字體:

槍法,始終是所有FPS游戲繞不開的話題。無論是個人游玩中的高光時刻,還是電競比賽的精彩瞬間,出色的瞄準總會被玩家與觀眾們津津樂道。

江湖中無人不想成為武林高手,而FPS中也無人不想被冠以“槍男”的稱號。由此自然引出了關于如何進行瞄準訓練的一系列討論。

盡管目前絕大多數(shù)的FPS游戲都設置了靶場供玩家進行練習,但鍛煉瞄準能力需要的是限定時間內(nèi)高頻次的訓練項目,顯然游戲內(nèi)的靶場難以滿足訓練的標準。而有需求就有產(chǎn)品來滿足,形形色色的練槍軟件應運而生。


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
最為常用的當屬Kovaak與Aimlab

CS對于很多人來說屬于FPS競技的啟蒙,于我也是一樣。FPS對我屬于越菜越愛玩的類型。即使每局戰(zhàn)績都慘不忍睹,仍然每天樂此不疲的進入Dust2被各路選手爆殺。

戰(zhàn)績慘淡

好勝之心驅(qū)使我開始思考變強的方法,作為FPS菜鳥的我懷揣著成為高手的夢想,在看了各種眼花繚亂的集錦和使用練槍軟件的能力提升方案之后,滿懷希望地踏上了這條名為瞄準的修行之路。

1

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對于競技游戲來說,電腦設備的每一環(huán)都可能會對發(fā)揮造成影響。顯示器與主機配置自然不必多說,而對于FPS玩家來說,鼠標更是重中之重。在如何讓鼠標更加跟手的問題上,玩家從來沒停止過追求。于是在對坐姿、鼠標墊、鼠標握法等一系列問題予以研究的過程中,玩家們開始從各種各樣的角度出發(fā),尋求瞄準的最佳方案。

趴握,抓握與指握

圖源B站UP主@nblfps

對于廣大玩家來講,能夠提高鼠標跟手感最簡單有效的方法便是減輕鼠標的重量。于是乎,各大鼠標廠商在輕量化設計上下足功夫。如何在盡量減輕重量的同時還保持手感與性能,各家拿出了五花八門的方案。

而有些廠商的設計方案已經(jīng)接近喪心病狂的地步,他們將減輕重量的對象轉向了外殼,于是乎市場上開始出現(xiàn)了大量激進的外殼鏤空設計,畢竟作為面向競技玩家的產(chǎn)品,只要少上十克,便可以順理成章的漲上幾百,更可成為自己的強大競爭力。

外殼鏤空設計的鼠標Glorious - Model O

玩家社群中,各路DIY選手也各顯神通,更有甚者提出了半截鼠標的輕量化方案。

“兼顧急停與啟動速度的優(yōu)秀設計”

言歸正傳,既然有成為高手的想法,自然我也要選擇一款適合自己的鼠標。早年在玩MMO的時候,我對鼠標上自定義按鍵數(shù)量有著近乎瘋狂的追求。為了滿足這樣的需求,頭腦一熱選擇加入習武之人的行列購買了G502。然而在我轉向FPS之后,這一百多克的“青龍偃月刀”開始成為了累贅。正所謂兵器要趁手,昔日愛將G502便不得不被我束之高閣。

老版G502未加配重已高達164克

在看了大量的鼠標推薦并反復比量了自己的手掌大小之后,最終選擇了具有萬金油之稱的GPW二代。相比與G502,60多克對于我絕對算得上是“三尺青鋒”。在歷經(jīng)了長達三天的“兵器挑選”之后,終于可以打開練槍軟件正式開始自己的修行。

2

既然是訓練,那便先需要弄清楚瞄準的理論,從而弄清楚自己的水平與短板,針對性的制定長期持續(xù)的訓練計劃,打牢基礎。不少的FPS玩家的認知中,瞄準總是會與肌肉記憶掛鉤。指哪打哪,使用鼠標如臂使指,常被看做是長期訓練而帶來的程序化記憶。

但實際上,瞄準并非是簡單的神經(jīng)活動。從發(fā)現(xiàn)目標到挪動鼠標到達位置開槍的過程,是一套嚴密的手眼協(xié)調(diào)動作。在這一過程中,手部控制鼠標進行準星移動之后,很難一次性定位成功,而之后需要眼睛通過動態(tài)視力捕捉準星與目標重疊的瞬間,進行多次的調(diào)整確認,完成擊殺。

正確的瞄準會有明顯的調(diào)整與確認過程

有時候也會一些未完成完整過程的擊殺,例如一部分的甩槍操作。這些動作并未進行完整的瞄準流程,擊殺目標具有較大的運氣成分。這種擊殺不具備穩(wěn)定性,并不意味著水平的提高。

因此想要提升自己的瞄準能力,手部控制能力與動態(tài)視力的鍛煉是很重要的。而在諸多的練槍教學中,六目標射擊通常作為鍛煉瞄準基礎能力的首選。

來自職業(yè)選手yay傾情推薦

所謂六目標射擊,即在屏幕中會隨機出現(xiàn)并始終保持六個小尺寸目標,在擊中一個目標后,會隨機在其他位置刷新目標。這種訓練項目可以有效的提升遠距離,小目標的射擊能力,同時通過此項訓練也會使瞄準過程更為干凈。

而想要對能力進行全面的提升,光進行六目標射擊的基礎訓練顯然是不夠的,就好比習武中練好下盤只是基礎之一,要想要在不同的情況下中發(fā)揮出威力,還需要進行分門別類的訓練強化。在瞄準能力的分類中,大致可以將其分為定位,跟槍,轉火三個部分,而這其中又可以根據(jù)不同的情況再進行細分。

圖源B站UP主@SuperbAim

之所以要對瞄準能力有如此多的劃分,主要是由不同游戲擊殺時間的不同所帶來的區(qū)別。在CS:GO和《無畏契約》這種擊殺時間較短的游戲中,很多情況都是一擊即殺,因此定位發(fā)揮著更大的作用。而在守望先鋒,APEX這類擊殺時間較長的游戲中,玩家需要對目標持續(xù)的瞄準,跟槍則顯得更為重要。

另一方面游戲中的槍械基本都會有后坐力,控槍則是需要實戰(zhàn)練習的關鍵技巧。

在完成了一系列對瞄準的理論學習之后,如何制定一套適合自己的練槍方案,就成了重中之重。作為FPS的通用部分,專注對瞄準進行研究的玩家社群不在少數(shù)。而其中除了各大戰(zhàn)隊的職業(yè)選手外,還有著一些出名的瞄準玩家,總結了大量的心得與訓練方式。

感興趣的可以關注下國內(nèi)的瞄準社區(qū)SuperbAim

這些社區(qū)提供了大量的練槍項目與練槍方案建議,并以項目分數(shù)對瞄準能力進行了段位劃分。

圖為Voltaic社區(qū)部分分數(shù)段位圖

在確認了自己入土水平的瞄準能力之后,我便跟隨著練槍方案開始了這場戰(zhàn)斗。

似乎凡是與訓練沾邊的東西都難逃枯燥,練槍也是一樣。在練槍軟件中,絕大多數(shù)的訓練項目只有純色的背景,以便于與目標進行更好的區(qū)分。射擊目標也抽象為不同尺寸的小球,可謂是極盡趨向瞄準的本質(zhì)。你甚至可以拋棄槍械模型,幫助你注意力全部集中于目標與準星。

訓練的初期往往是提升最為顯著的時候,盡管小指有時候練的發(fā)酸,但在這期間我對自己瞄準能力的改善有了明顯的感受;CS:GO開始能夠準確找到人物的頭部進行瞄準,COD里在面對多名敵人的時候也能更快的轉火目標連續(xù)擊殺,終于集錦中的高光時刻對我來說不再遙不可及。戰(zhàn)績的提升給予了我極大的鼓舞的同時,也堅定了繼續(xù)進行訓練的決心。

3

然而修行之路自不可能一帆風順。在第二個月的練習之中,我的瞄準分數(shù)和游戲提升雙雙遇到了瓶頸。

不夠穩(wěn)定,難以突破

前期一路的砍瓜切菜終究不會是常態(tài),面對對手水平的提高,讓我意識到想要突破唯有加倍努力。

抱著猛練自然強的想法,我開始逐漸調(diào)整在練槍軟件與游戲中的時間投入比。初期制定的半小時練槍時間,開始逐漸延長到一小時甚至兩小時。

漸漸的,我仿佛陷入了一個怪圈,每次的對局失利都會產(chǎn)生瞄準能力不過關的想法,而練槍的過程中卻又對自己實戰(zhàn)中能否正常的發(fā)揮抱有會懷疑。

未察覺的情況下,我的練槍計劃開始走向了失控。練槍軟件開始占據(jù)我游戲時間的全部,眼中已經(jīng)不在出現(xiàn)酷愛的AK與警匪的人物模型,每晚的基調(diào)變成了白色背景,和紅色的目標。盡管在后面學習了急停,預瞄和身法技巧,卻也無心去游戲中實踐。

也許是無法面對訓練之后在游戲中的失利,也許是練槍真的對我來說產(chǎn)生了正反饋。打出更高的分數(shù)與排名開始逐漸成了我練習瞄準的唯一目的。

在第四個月,鼠標點開的只剩下練槍軟件。更甚的是,一款練槍軟件開始不能滿足需求,我開始下載不同的練槍軟件去打分爬榜。靈魂仿佛被困在那個白色背景的世界中,眼睛在機械化地捕捉不停出現(xiàn)的小球。

4

到現(xiàn)在,我已經(jīng)很久沒有打開任何一款FPS游戲。

小球成了我的唯一,打高分數(shù)排名成了我唯一的奮斗目標。成為FPS高手的夢想已然不再,每天消遣的時間除了打小球別無其他。它沒能完全消除我在游戲時失敗的恐懼和挫敗感,反而成了我用以逃避的舒適區(qū)。

也許這樣持續(xù)下去也未嘗不可,但每每在關上電腦之后總是望著鼠標發(fā)呆,“我當初買你難道就是為了點小球么?”

前進的路途才將將過半,而在這場修行卻已經(jīng)無法到達終點,我沒能成為夢寐以求的FPS高手,只是成為了靶場無情的點球bot,走火入魔。

標簽:

   原標題:在打了三個月的練槍軟件之后,我放棄了FPS

>更多相關文章
最近更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