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最牛的3枚印章,件件價值連城!|熱訊

發(fā)布時間:2023-04-07 21:43:08
編輯:
來源:非遺中國
字體:

中國國家文物局曾發(fā)布三批禁止出國(境)展覽文物目錄,規(guī)定各類文物共195件禁止出國(境)展覽。

這195件文物,每一件都是精品,堪稱最珍貴的國寶。今天和大家聊的就是3枚禁止出境的國寶級印章。


(相關資料圖)

一、統(tǒng)領釋教大元國師之印

“統(tǒng)領釋教大元國師之印”

長12.4厘米、寬12.1厘米、高11.4厘米,重3.27千克

西藏博物館藏

“統(tǒng)領釋教大元國師之印”,就是元朝皇帝賜給國師的玉印,它最大的意義就是:標志著西藏正式納入中國行政版圖。

大家都知道,元朝時的蒙古鐵騎很厲害,幾乎用武力征服了半個地球,但在面對西藏時卻罕見得采取了和平統(tǒng)一的方式。

薩迦派的主寺薩迦寺

當時領導西藏的是藏傳佛教“薩迦派”,可能意識到自己的拳頭沒有人家硬,在面對兇悍的蒙古鐵騎時,薩迦派很明智地選擇了歸順。

1247年,薩迦派的首領還千里迢迢趕到甘肅,去會見了當時蒙古汗國的太子表達歸順之意。

薩迦班智達·貢嘎堅贊

之后忽必烈即位,在西藏設立吐蕃宣慰司都元帥府,西藏正式成為我國的行政區(qū)域,薩迦派的多位首領也先后被封為元朝的“帝師”和“國師”。

元世祖忽必烈

這枚“統(tǒng)領釋教大元國師之印”為青玉質地,印鈕是一對精雕細刻的臥龍,而印文是薩迦派第五代祖師八思巴創(chuàng)制的八思巴文。

薩迦派第五代祖師八思巴

八思巴文“統(tǒng)領釋教大元國師之印”

我們常說“西藏是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”,“統(tǒng)領釋教大元國師之印”就是這句話最有力的證據!

二、滇王之印

據《史記》記載,2000多年前,在今天云南省境內有一個叫“滇”的國家。當時武力值爆棚的漢武帝兵臨滇國,吃了敗仗的滇王只能投降。之后,漢武帝賜給滇王一枚“滇王之印”。

漢武帝雕像

1956年,考古學家在昆明滇池岸邊發(fā)現了一個墓葬群,其中出土了一枚閃爍著“土豪金光澤”的金印——“滇王之印”。

“滇王之印”

邊長各2.4厘米,高2厘米,重90克

中國國家博物館藏

印面呈正方形,上刻篆書“滇王之印”4個字,印鈕是一條昂著腦袋、身體盤曲的蛇,不過雕刻手法簡練又粗獷,蛇身上的鱗紋有蛇頭那么大。

按照漢代的規(guī)定,臣服國國王的金印印紐一般用蛇、駱駝等造型,太子和諸侯王則用龜鈕。

西漢“石洛侯印”,中國國家博物館藏

“滇王之印”與漢代金印的規(guī)制,和《史記》的記載完全符合,不僅證明了《史記》記載的準確性,更是古滇國存在的有力證明。

三、皇后之璽

50年前,陜西省咸陽市的一個小學生孔忠良,放學回家路上在水渠旁撿到了一塊白色印章,印章上還刻著幾個奇奇怪怪的字。

當年撿到皇后之璽的孔忠良

送到文物部門一檢查,不得了,印章是新疆和田羊脂白玉的“皇后之璽”,這是撿到國寶的節(jié)奏呀!

皇后之璽

高2厘米,邊長2.8厘米,重33克

陜西歷史博物館藏

印章羊脂玉質地潤澤,純凈無暇,印文“皇后之璽”4字采用陰刻篆書,規(guī)整大氣,刀法自然嫻熟,印鈕是一只匐伏姿態(tài)的螭虎(一種神話動物),形象兇猛、體態(tài)矯健。

陰刻篆體“皇后之璽”

總之,無論從質地、文字還是鈕式來看,都應該屬于西漢。

“皇后之璽”的歷史意義和考古價值不容小覷,因為在整個兩漢時期,它是我們發(fā)現的唯一一枚!帝后級別的玉璽,是研究秦漢帝后璽印的唯一實物資料!

看完這3枚印章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內涵,大家應該知道為什么禁止出國(境)展出了吧!

標簽:

   原標題:中國最牛的3枚印章,件件價值連城!|熱訊

>更多相關文章
最近更新